A股上市公司申请免税店业有哪些?为什么扎堆入局?
今年以来,A 股市场最火热的除了生物医药概念,大概就数免税概念了。
今年以来,免税购物在国内火了。10多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称,正在申请免税品经营资质,涉及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等地。除了机场(口岸)免税、离岛免税,新进场的企业纷纷瞄准市内免税店这一业态。有关专家表示,免税蛋糕的做大有利于消费回流。
近一段时间,包括百联股份、鄂武商 A、大商股份、东百集团等十余家公司先后宣布将申请免税牌照。
8 月 3 日晚间,免税概念大牛股海汽集团控股股东抛出减持计划。而此前如王府井、凯撒集团等股价暴涨之后,均迎来大股东减持。
近期免税概念正成为 A 股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概念板块。仅仅因为间接控股股东海南旅投公司向海南省政府上报了离岛免税品经营资质的申请,海汽集团 7 月以来暴涨逾 2.45 倍。同样因为控股股东岭南集团正在申请免税品经营资质,岭南控股 7 月以来已经收获 9 个涨停,股价涨幅 1.04 倍。而 6 月获得免税品经营资质的王府井,今年以来涨幅已经达到 3.34 倍。
中国的免税行业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初,目前全部为国企主导的特许经营模式,获得免税品经营资质须经财政部、国税总局、海关总署等三个部门的审核批准。目前拥有免税牌照的包括中免集团(含收购的日上、海南免税公司)、深圳市国有免税商品有限公司(深免)、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珠免)、中国华侨旅游侨汇服务总公司(中侨免)和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中出服),以及 6 月 9 日刚刚获批资质的王府井集团。
但据不完全统计,7 月以来,已经有百联股份、岭南控股、鄂武商 A、大商股份、欧亚集团、南宁百货、友阿股份、中百集团、步步高、东百集团等十余家上市公司或其大股东先后宣布申请免税品经营资质。
根据经营范围,中国的免税店大致分为机场、口岸免税店,离岛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三种模式。野村证券研报显示,机场和口岸经营的出入境免税店目前是中国免税线下的主要消费渠道,约占整体免税消费额的 73%。离岛免税店是指海南岛离岛免税店,采用 " 店内购物、机场提货 " 的运营模式,目前约占 26% 的比重。市内免税店渠道因为政策尚未放开,销售额占比不到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