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元在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后暴力反弹,人民币转眼从6.35的低位贬向了6.5。
截至北京时间6月22日19:00,美元指数报92.047,一周涨幅近2%;美元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分别报6.4733和6.4806。
后续美元反弹还能持续多久?人民币的强势是否已经逆转?
美元多头反应过激
加息预期提前无疑是扰动美元多头神经的主因。
“点阵图”(dotplot)显示,2023年年末之前将有两次加息,而上次会议时的中位值为零。更关键的是,6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FOMC)会议有多达七名委员认为,2022年美联储就应该开始加息。有观点认为,下半年超过半数委员认为明年应该加息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但在专业人士看来,比起点阵图,利率走廊的变化更值得关注。交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外汇业务专家朱延桦表示,一个隐性的加息步骤至关重要——尽管此次会议上基准利率未做改变,但目前美国隔夜联邦基金利率实际是在浮动基准的下半区运行。同步推高逆回购和超储利率等于限制了隔夜联邦基金的下行空间,重修了“地板”的海平面标准,相当于一个准加息的动作。
朱延桦称,准加息动作幅度非常轻微,其背后可以看出政策制定者如履薄冰的心态。如果要施行货币政策正常化,应该是先缩表、再加息。上周的决议反向而行,先试水准加息,却不提及缩表。显然美联储依然在对市场进行反复的试探。
此次美联储决议推升了实际利率,决议之后,美元单日反弹0.95%。“近些年美元波动率大幅降低,近五年来,美元指数单日波动大于0.9%的交易日不超过10个,可谓屈指可数。”朱延桦称,虽然6月17日美元单日暴涨,但需更多一份理性来看待这个问题,至少从趋势上来说,其对市场行为暂无指向意义。
“我们中期仍然看跌美元,主要由于美国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逆差均持续扩大。今年二季度美国国债收益率盘整和利率波动下降,同样降低了对美元的支撑。”渣打全球首席策略师罗伯逊表示,预计美元走弱势头将进一步扩大。
人民币升值势头将放缓
一个月前,人民币升值太快似乎成了一种担忧,央行甚至祭出对外汇存款“升准”的大招。而今,情况正在起变化。
但多数机构普遍认为,人民币的强势不可能轻易逆转,只是此前过快升值的势头可能趋缓,近期中国出口增速的放缓可能也会起到一定作用。
人民币升值步伐或放缓,但将继续保持坚挺,对除日元外的亚洲货币起锚定作用。得益于全球贸易复苏给亚洲出口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人民币稳定提供的锚定作用,他认为,除日元外的亚洲货币将继续表现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