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及大消费受欢迎 4月机构“摸底”377股
科技及大消费受欢迎
整体来看,包括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在内的大消费,以及包括电子、计算机在内的泛科技股大受机构青睐。
对于大消费较受机构调研青睐,分析人士认为消费股短期受疫情影响,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和去库存化,但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并不会改变,尤其是一些护城河足够深的优质龙头企业,反倒迎来了布局良机。在千波资产研究中心看来,疫情影响多数行业在一季度遭受重创,但医药和消费却是例外,业绩的确定性高增长更让这两个板块成了“香饽饽”,出口受阻之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行业将继续受益。
事实上,科技也是4月份除消费股外,机构青睐的另一大行业。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表示,中国的科技产业崛起是核心趋势,背后有很多原因,包括之前积累的制造业产业基础,政策的重视、投入等。“很多人认为科技股的业绩非常不确定,其实有些产业趋势是确定的,5G应用、云计算、电动车这些产业趋势都是确定的。”
华安物联网主题股票基金表示,受疫情影响带来节奏的扰动,但全球科技周期在5G预期的引领下仍然处于上行周期,产业供应链格局正发生重塑,这是国内企业取得突破的机遇期。“过去一段时间科技板块波动较大,部分个股存在阶段性超涨现象,我们按照基本面预期和合理估值及时调整组合结构。”
4月机构“摸底”377股
刚过去的4月份,虽然是上市公司2019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披露的窗口期,但随着市场情绪趋稳,机构都加紧了对上市公司的调研。据同花顺(119.95 -1.06%,诊股)iFinD数据统计,4月份合计有377家公司接受了机构调研。其中,185家公司被10家以上(含)机构调研,76家公司被50家以上机构组团调研。
当中,迈瑞医疗(262.60 +0.70%,诊股)、海康威视(31.98 -0.68%,诊股)、大华股份(17.30 -0.46%,诊股)、卫宁健康(25.77 -1.94%,诊股)、洽洽食品(49.27 -0.08%,诊股)、分众传媒(5.03 -2.14%,诊股)、广联达(52.15 +1.22%,诊股)、汇川技术(33.50 -1.18%,诊股)、华测检测(16.75 -1.35%,诊股)、歌尔股份(20.41 -2.06%,诊股)、珀莱雅(134.38 +0.81%,诊股)、贝达药业(102.08 +0.23%,诊股)、天宇股份(85.06 +4.00%,诊股)、海大集团(44.46 +2.73%,诊股)、维信诺(12.96 +0.23%,诊股)、南极电商(15.57 +10.04%,诊股)、普洛药业(17.87 -0.22%,诊股)、鸿路钢构(17.30 +2.98%,诊股)等36家公司更是接受超过100家机构联合调研。
最受关注的迈瑞医疗合计接待超过800家机构的调研。数据显示,迈瑞医疗4月4批次接受了包括118家基金公司、53家券商、152家阳光私募、242家海外机构、40家险资等在内的816机构调研。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迈瑞医疗已累计接待了超过1200家机构的调研,成为首只调研机构破千家的公司。业内人士表示,众多家机构调研迈瑞医疗是因为公司赶上当下很热门的事件(新冠疫情)。与此同时,公司目前估值也已不再便宜。
而从机构调研次数来看,海鸥住工(5.04 -0.79%,诊股)被机构调研最为密集。据披露,公司4月份合计接受9批次机构的调研。珠江啤酒(7.34 -0.54%,诊股)以被机构调研8次,排第二;金风科技(10.24 -0.97%,诊股)以被机构调研7次,列第三,此外,包括开润股份(26.65 +1.37%,诊股)以及迈瑞医疗、洽洽食品、广电运通(12.88 -3.30%,诊股)、以岭药业(34.50 +8.97%,诊股)、丽珠集团(41.36 +1.80%,诊股)、索菲亚(19.50 +0.00%,诊股)联创电子(14.23 +0.35%,诊股)、博实股份(10.63 -1.12%,诊股)、江苏神通(7.92 +0.00%,诊股)等在内20家公司也被调研超过(含)3次。
从调研机构的类型来看,券商的调研最为广泛达到225家,即66.77%的上市公司调研活动有券商参与;基金公司以调研200家位列其后,参与了其中59.35%上市公司的调研;投资稳健见长的险资调研了162家公司,排名第三;阳光私募和海外机构分别对158家和9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