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指标是什么意思?巴菲特指标中国处于什么水平?

2020-08-17 11:23:00
121次浏览
取消
回答详情
两眼墨墨的翰
2020-08-17 11:23:00

上半年全球经济表现不容乐观。与此同时,全球股市节节攀升,上市公司总市值再次超过全球GDP水平,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指标逐渐背离,用于衡量股市估值泡沫程度的巴菲特指标升至警戒区域。

巴菲特指标以股市总市值占GNP(或GDP)的比例来衡量一国股市的估值水平,又称作资产证券化率指标。

巴菲特在2001年的文章中针对美国股市进行分析时指出,如果资产证券化率在70%~80%区间,购买股票可能会表现比较好,如果这个比值接近200%,就等于在玩火。

根据WFE(世界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全球股市总市值达89万亿美元,超过2019年全球GDP水平87.85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巴菲特指标超过了100%,考虑到疫情对今年GDP数据产生的影响,这一比值将会更高,不少市场分析人士将其解读为一个危险信号,认为当巴菲特指标升至100%以上时,就该倾向于规避风险。

那巴菲特指标超过100%究竟意味着什么?

巴菲特近20年前提出的理论在今天是否依然有效?

回溯历史数据发现,仅以年末数据统计,全球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GDP的情形共出现过6次,分别发生在1999年、2000年、2006年、2007年、2017年和2019年。

其中,2000年和2007年的股市巅峰分别被互联网泡沫破裂及次贷危机终结,随后全球股市重挫,印证了巴菲特的理论。

2017年巴菲特指标再次站上100%的红线时,情况发生了改变。虽然2018年全球股市经历了回调,总市值在其后一年的最大缩水幅度在20%左右,崩盘式急跌并未出现。2019年随着全球股市反弹,巴菲特指标再次站上100%。

事实上,2014年以来,全球股市的巴菲特指标就从未跌下过90%,始终高出巴菲特认为的70%~80%的安全区间,但在过去6年中全球股市的市值增长近40%。

在巴菲特的理论抛出近20年后,随着全球股市扩容和股市结构的变化,巴菲特指标100%不再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100%也未必代表着股市转向衰退的临界值。


根据多数国际机构的预测,2020年全球GDP将下滑4%~5%,以5%的GDP降幅计算,当前全球股市的巴菲特指标约为106%,未超过2017年和2019年末的水平。针对这一数据的“异常”,不必过于恐慌。

不过,短期内股市和经济指标的脱离存在一定的市场波动风险。各大基金最新发布的13F报告显示,二季度�冲基金大举买入科技股和黄金以对冲市场风险,金融巨鳄索罗斯日前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不再参与目前已经充满泡沫的美股市场。

中国当前的巴菲特指标处于什么水平?

纵向来看,当前A股总市值74.3万亿元,与2019年末全国GDP水平的比值为75.8%,处于近10年中相对较高的位置,但维持在80%的安全线以内。历史数据显示,A股总市值占GDP的比重仅在2007年超过100%,其后多数时间都在40%~75%的区间内波动。

数据宝统计,若算上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的市值,中国当前的巴菲特指标约为104%,略超100%的关口。

太平洋证券
您可以添加微信进行咨询
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