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人养老金补发新消息 2020中人养老金补发计算公式

2020-08-13 16:47:00
164次浏览
取消
回答详情
两眼墨墨的翰
2020-08-13 16:47:00

式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从2014年10月算起,至今已经有6年了。对改革前已经退休的人员,被称为“老人”,保持现有养老待遇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人,被称为“新人”;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被称为“中人”,这就是“老人”、“中人”、“新人”的由来。

养老待遇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逐步过渡办法”,实现待遇水平的平稳过渡、合理衔接。

对于“老人”和“新人”来说,养老金待遇不存在过渡期。但是对于“中人”来说,因为有过渡期,养老金问题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

因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以前对于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不一样,为保持并轨的顺利过渡,对“中人”养老金待遇设置了10年过渡期。

在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中人”退休时都是按照2014年9月的工资标准和有关退休政策计算预发养老金的,被称为“老办法”,而并轨后十年过渡期要求采用“新办法”计算养老金,不同的计算方法势必会产生差异。

那么,退休“中人”养老金为何要进行重算呢?重算后一定会补发养老金吗?

退休“中人”养老金为何要进行重算呢?因为过渡期新办法和老办法计算结果不一样,重算后,有可能需要补发养老金。


这就需要我们懂得“老办法”和“新办法”不同的养老金计算方法。

首先看看“老办法”的计算方法。

“老办法”的计算方法也是退休“中人”预发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老办法待遇计算公式:(A*M+B+C)*∏(1+Gn-1)

A:2014年9月本人的基本工资;

B:2014年9月本人的职务职级等对应的补贴标准;

C:按照国办发【2015】3号文件规定相应增加的退休费标准;

注解1:大家可以查看文件详细内容,比如省部正部级1400元。

M:工作人员退休时工作年限对应的老办法计发比例;

注解2:35年以上90%、30年以上至不满35年85%、20年-30年的80%、10-20年70%的比例计发退休工资


Gn-1:参考第n-1年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等因素确定的工资增长率,n∈[2015,N],且G2014=0;

N:过渡期内退休人员的退休年度,N∈[2015,2024]。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其退休年度视同为2015年。

其次,看看“新办法”的计算方法。

新办法计算公式: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其中,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具体来看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各地根据测算形成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务职级(技术等级)和工作年限相对应的视同缴费指数,工作人员退休时,根据本人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和工作年限等确定本事视同缴费指数。

实际平均缴费指数=(Xn/Cn-1 + Xn-1/Cn-2 + + X2016/C2015 + X2015/C2014 + X2014/C2013)/N实缴; Xn、Xn-1、 X2014为参保人员退休当年至2014年相应年度本人各月缴费工资基数之和,Cn-1、Cn-2、 C2013为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至2013年相应年度当地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N实缴为参保人员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

2、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其中,过渡系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地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过渡系数保持一致。视同缴费指数由各省级地区统一确定。

3、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计发月数。其中,计发月数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

4、职业年金计发按照《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对比老办法和新办法,老办法是以个人工资为基础,新办法是以社平工资为基础。另外还有巨大差别就是,新办法有过渡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参与计算,从公式上看,新办法计算确实非常复杂,涉及的数据非常多,难怪现在很多省份在重算方面进度不一。


由于新办法和老办法是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就会造成计算结果的差异。

全国实行统一的过渡办法。对于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底限高。

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第一年退休的人员(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员(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放20%,依次类推,到过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员(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

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

为便于说明问题,现在举个例子说明退休“中人”养老金重算的必要性。

张大爷是一位退休“中人”,2019年10月年满60岁退休,从2014年10月计算,已经交了5年的职业年金,根据规定,个人缴纳工资额的4%,单位缴纳8%,如果张大爷工资4000元,每月自己缴纳职业年金4000*4%=160元,单位缴纳320元,每月合计480元,5年就是12*5*480=28800元,退休时,个人职业年金账户大约有2.88万元钱(利息和投资收益略)。

另外,按照老办法计算,张大爷的退休金为3800元,按照新办法计算是3500元,那么张大爷的退休金就按照老办法3800元执行,预发的养老金就是张大爷实际的养老金,不需要进行养老金的调整。

如果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为4500元(包括职业年金待遇),新办法就比老办法多500元,按照新办法的计算方式,超出部分需要发放50%,50%*500=250元,所以在新办法下,张大爷的养老金应该每月发放3800+250=4050元。

因为张大爷是预发养老金3800元,重算后五年应补发张大爷养老金5*12*250=15000元。这个补发的部分包括职业年金成分,具体补发的金额如何发放就看当地的具体规定了。

有人会问,那职业年金不是有专门的规定吗?

确实是,按照职业年金管理办法,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是139(与基本养老保险一样),张大爷每月应该有28800/139=207元的职业年金收入。


补发的250元和职业年金应发的207元该如何理解呢?

也就是说,每月补发的250元养老金中,其中属于职业年金的金额为207元,当然这是“中人”的过渡政策造成的,到2024年10月后,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了,养老金该怎么发放就怎么发放,职业年金该怎么发放就怎么发放,不会再纠缠在一起了。

养老金重算后,退休“中人”一定会得到补发的养老金吗?答案是不一定。

上面已经介绍了张大爷的例子,如果张大爷预发的养老金比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高,那么重算后就不存在补发的问题。

由于不存在补发的问题,所以养老金的调整也比较简单,职业年金的发放也就不会和“新方法”纠缠在一起了。

这种情况下,张大爷的职业年金就可以按照正常的发放程序发放了。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只有少数地方进行了重算,补发了职业年金和养老金,如果你所在地还没有重算,因为“新方法”涉及职业年金待遇,所以导致没有重算的省份,职业年金也无法正常发放。

太平洋证券
您可以添加微信进行咨询
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