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详情

融热带鱼
2018-08-01 13:52:00
短线长线投资的本质区别,就是不同投资者对待投资周期长短、风险偏好和趋势信仰的看法不同,以及投资本金性质的不同,所持有的不同博弈态度。一般来说,资金属于自己的,对短线脉冲行情把握不准,或不愿意把全部精力耗费在几天内的盯盘,想与市场共存的投资者,会选择长期,甚至超长期投资。比如最近开始建仓的养老金,就可以看作是超长线投资。而一些散户会选择做脉冲行情,吃个短差,比如今天大跌,预计可能会有一个反抽,那尾盘低位可能就会埋一点仓位进去,等次日拉抬之后抛出,获利了结。这就是超短线。这样的投资行为,其背后的逻辑就是不相信市场的趋势,或者也看不准太久的将来,与其这样,就不如趁眼下的脉冲涨跌,吃一点涨跌差价。其实短线也好,长线也罢,最终你采用哪种投资策略,取决于你对这个市场是怎么看的,你的投资逻辑是什么,你看待市场的哲学是什么。比如,如果想要为自己存一笔养老钱,平时的工作也比较忙,可能就不会采用短线的操作方式,那就可以选择一些业绩优良,涨跌稳定的股票或基金来进行长期投资。而一些拥有大量闲暇时间,在开盘的期间有足够精力盯盘的,也愿意抓一点短期机会的,就可以选择几天内做一点高抛低吸。但就时间成本和风险而言,短线的时间成本最低,但风险最高,短线持续获利的投资者比例,不会超过一成。做中线的投资者时间成本有所提高,但风险会迅速下降,赢面可达五五开。做长线的投资者,时间成本最高,但通常获利成功率也最高,可高达八成以上。因此,每个人的不同风险偏好和耐性,以及某个偏好的人群和资金总量占整体的比例,会让市场呈现不同的波动倾向。像A股市场,由于大量散户一窝蜂地哄抢式投资,就会造成行情急剧飙升和快速回落,那些新入市的往往会在高位接盘,然后长期套牢,反反复复。对于欧美股市而言,市场经过长年的发展,市场内的机构投资者居多,散户偏少,更多个人和家庭的证券资产配置,往往是通过基金来实现的,或者配置的股票也是很低频地进行交易,这样的市场,整体波动性就不会太剧烈,配合实体经济长期向好,因此欧美市场长期来看,就会呈现一个慢牛的整体格局。
最新回答
2025-08-10 08:31:24
2025-08-09 08:31:24
2025-08-08 17:33:01
2025-08-08 14:23:58
2025-08-08 14:23:51
2025-08-08 14: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