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汇市动荡因素是什么?各主要货币走势未来何去何从?

2020-08-17 10:15:00
105次浏览
取消
回答详情
两眼墨墨的翰
2020-08-17 10:15:00

2020年全市货币市场动荡一年,对于美元下跌影响有哪些?

        汇市动荡外因

从外部因素看,各主要货币汇率乱局仍在于世界经济“缺魂少魄”,连带着货币也没了“主心骨”。

首先,持续多年的量化宽松让全世界“大水漫灌”,货币拉开“竞次”比赛。

2008年次贷危机终结高增长后,全球经济增速下台阶,陷入长时间的低迷。拯救危机有很多条路,量化宽松只是下下策,隐患极多且难以消除,但之所以各国明知量化宽松是“饮鸩止渴”,却依然争先恐后采用之,原因在于此路径最为简单方便,开动印钞机即可。

于是顺理成章每一次危机,就带来一轮量化宽松刺激。有数据显示,自2009年至2018年的近十年间,包括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在内的全球四大央行共向全球经济注入了约13万亿美元的流动性,而这次疫情期间,各主要经济体央行合计向市场注入的流动性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高出了整整一倍。

流通量越多,钱就越不值钱。

其次,由于流动性泛滥,全球债务规模激增与负利率环境正构成一种恶性循环。国际金融协会(IIF)的报告指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债务总额增至258万亿美元,全球债务规模与GDP之比从上季度的320%上升至创纪录的超331%。如果以全球77亿人口计算,这几乎意味着人均债务约为3.4万美元!

为了暂时缓解日益高昂的债务利息兑付压力,全球有20多个国家的利率都降为零或以下,然而,负利率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抬升资产价格,不仅进一步堆砌资产泡沫,还引发全球货币竞相贬值,反而让政府更加依赖廉价债务,陷入“负债—印钞—负债”的恶性循环。

更别提,贸易保护主义阴影难消、地缘政治冲突等非经济因素干扰增多,都是汇率稳定的头号威胁。


内因在于货币缺锚

外部局势纵然复杂,但从内部因素看,汇率市场进入动荡期,是货币缺锚的必然结果。

就本质而言,决定一国货币内在价值或定力的,并不在于外在的压力大小或诱惑程度,而是该货币所挂靠的锚是否坚实、可靠。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也是货币寻锚的历程,20世纪初,国际货币体系建立,经历了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四个阶段,与之相伴的国际货币也由黄金、英镑向以美元为中心转变,布雷顿森林体系后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特别提款权以弥补国际储备资产不足。

表面看,美元显然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锚,然而,单一主权信用货币难以作为唯一的世界货币长期维持全球经济的日常运转。

首先,由主权货币(即某个国家的货币)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是有其内在缺陷的,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两难”。

即一方面,美元要成为国际货币,就需要美国通过持续的贸易逆差不断输出美元,以满足其他国家将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和交易货币的需求;另一方面,长期贸易逆差将导致美元贬值,从而使国际社会不愿意接受美元。

其次,货币的背后是国家信用,美国不断透支国家信用的行为决定了货币锚的脆弱性。

美元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主要的国际结算货币,美国作为美元的拥有国借此剪各国羊毛甚至转嫁危机,各国本来就愤愤不平;而美国居然越来越猖獗,先前是一言不合就“退群”,现在又凭借美元霸权地位动不动就制裁与美国相背的国家,美元已经成了美国讹诈其他国家的工具!

尼克松政府时的财长康纳利的那句话越来越成为美国人的共识:“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这让许多国家为了避免受美国的控制,不得不弱化对美元的依赖。

目前包括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伊朗等,越来越多的产油国宣布石油出口不再用美元结算;法国、德国和英国于去年年初发起的旨在继续交易伊朗石油的INSTEX系统已完成了首笔交易。

最后,美国经济的空心化已导致美元的霸权地位摇摇欲坠。

因为美元霸权的一本万利,收益相对较低的实体经济纷纷外逃,致使美国出现了不可逆转的产业空心化。如此一来,没有强大制造业支持的美元经济,是外强中干的美元经济。

发行在外的美元数量不断增加,其假定前提是全球对美国商品和服务的未来需求将持续增长。与此同时,美国生产大家愿意买进的东西的能力却在下滑。当这两者迎头相撞,一场美元危机便不可避免了。

太平洋证券
您可以添加微信进行咨询
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