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湾区概念股有:
1、深水海纳: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5.08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3.953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5.656亿元。
业务已涉及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等区域。
2、格力地产: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45.53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30.78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63.89亿元。
公司于5月23日,格力地产发布了一则关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预案显示,为了响应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政策,支持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格力地产拟向珠海市国资委、珠海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珠海免税100%股权。
3、中信海直: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5.17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14.26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15.67亿元。
公司目前在深圳-潮汕、舟山-东极岛、广东-海南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均有摆渡飞行。
4、大名城: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37.53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9年的130.4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48.4亿元。
公司2019年盈利、偿债、现金全面改善,有息负债创新低,净负债率连续三年大降,货值超千亿,在深耕福州和长三角基础上积极进军深圳及大湾区,或迎来新的增长点,公司在手现金充足为2020投资和增长提供基础,员工持股显信心。
5、智光电气: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24.67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21.43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27.03亿元。
董事会秘书曹承锋表示,粤芯半导体是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唯一进入量产的12英寸晶圆制造企业,以“定制化代工”为营运策略,从消费类芯片制造起步,通过逐步升级进入工业电子领域,进而在汽车电子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致力于满足蓬勃发展的模拟芯片和分立器件制造需求,聚焦国内尚未成熟的平台和“卡脖子”的产品工艺,未来在高端模拟芯片的特定细分化市场取得突破。粤芯半导体一期项目于2020年12月如期实现满产运营,二期项目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按计划积极推进中。
6、证通电子: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3.34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13.29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13.40亿元。
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部地区投资自建七大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拥有具备运营条件的4.4kW标准机柜约16,000个。
数据由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