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氧化碳捕集概念上市公司有哪些?
1、昊华科技: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2.53亿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6年的2440万元,最高为2020年的6.162亿元。
从富二氧化碳气体提纯净化回收食品级二氧化碳项目已工业化推广应用,参与了由中国神华集团牵头的30万吨煤制油工程高浓度二氧化碳捕集示范。
2、云天化: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9.26亿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6年的-35.01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4785万元。
公司产能10万吨/年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装置于2020年建成投产,总体占比较小。
3、宏盛股份: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2454.46万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20年的453.3万元,最高为2016年的3975万元。
公司控股子公司具备二氧化碳捕集、提纯和液化等生产相关产品的技术和能力。
4、惠博普: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5098.6万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3.557亿元,最高为2016年的1.296亿元。
公司拥有二氧化碳捕集回收、净化、回注等领域的相关工艺技术和业绩。
5、广汇能源: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11.56亿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6年的1225万元,最高为2018年的17.11亿元。
近日公司与全资子公司广汇化工销售公司出资设立广汇碳科技公司,广汇碳科技公司拟投资建设二氧化碳捕集(CCUS)及驱油项目。广汇碳科技公司成立后,将积极开展各项前期工作,积极推动项目实施。根据初步项目投资测算,在公司已具备的基础设施条件下,以100万吨规模二氧化碳捕集及驱油示范项目为例,CCUS总投资额预计不超过5亿元。
6、华光环能: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3.32亿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6年的1.175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4.818亿元。
公司和中科院共同开展了加压富氧燃烧中试研究工作,致力于提高富氧燃烧的效率和经济性,开发低成本的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技术。
7、中油工程: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4.49亿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6年的-4.320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8.461亿元。
在环境工程方面,公司拥有成熟的油气田地面、炼油化工、纺织印染、煤化工等方面的污水处理技术,炼化企业“三泥”处理技术,以及燃煤锅炉烟气治理、炼化石化企业VOCs控制与回收、油气田及炼化石化企业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技术。
8、海螺水泥: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234.94亿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6年的76.81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331.7亿元。
海螺芜湖白马山水泥厂是国内第一个采用化学吸收法进行碳捕集的水泥厂,捕集的二氧化碳基本作为商用,如生产干冰、食品添加剂等,海螺于2018年建成世界首条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每年至少减少几十万吨的碳排放量,远远超过同行。
本文选取数据仅作为参考,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任何一家企业的未来,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