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晚间复盘讯息显示,7月26日复合膜概念报跌,双星新材(-8.416%)领跌,新纶科技(-6.96%)、福斯特(-4.435%)、南方汇通(-2.426%)、海顺新材(-1.867%)等跟跌。以下是相关上市公司:
1、立霸股份: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2.23亿元、12.83亿元、12.84亿元、12.99亿元。
在VCM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功能性复合膜方面,公司在国内同行中较早掌握了多个系列复合膜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取得了覆膜板领域的竞争优势,为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津膜科技: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6.33亿元、6.86亿元、5.16亿元、5.03亿元。
在新膜产品研发方面,初步突破了中空纤维纳滤膜、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等新型膜产品制膜工艺、组件设计等关键技术;突破了新型大尺寸热法复合膜组件饮用水净化工艺、膜法卤水精制技术用于再造纯碱行业的新工艺等。
3、闽发铝业: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2.29亿元、14.26亿元、14.63亿元、15.93亿元。
公司是国家标准GB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GB/T6892《铝合金工业型材》和国际标准ISO28340《铝及铝合金复合膜》的主编单位和研制创新示范基地。
4、激智科技: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7.38亿元、9.08亿元、10.96亿元、14.2亿元。
2020年度,太阳能背板膜、量子点膜、复合膜订单增加使得公司收入规模上升较为明显。
5、三达膜: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5.86亿元、5.9亿元、7.42亿元、8.76亿元。
专注于膜材料研制、膜组件生产、膜软件开发、膜设备制造、膜系统集成、膜技术应用以及环保水处理技术,掌握了先进无机非金属膜材料与高性能复合膜材料的研制方法,构建了一条涵盖“膜材料-膜组件-膜设备-膜软件-膜应用”的膜产业链,服务涵盖特种分离与水处理两大应用领域,为传统工业生产过程的升级改造提供清洁生产与绿色制造的手段与方法,为过程工业的分离纯化与污废水资源化提供基于膜技术应用的创新解决方案。
6、东方材料: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95亿元、3.92亿元、4.13亿元、4.15亿元。
公司系CPCA协会(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会员、亚洲包装联合会会员、中国食品包转行业十佳头部企业、中国油墨行业“十强企业”、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企业、中国包装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印协凹印分会副会长、中国塑协复合膜制品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日用化工协会油墨分会副理事长单位。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 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