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您整理的2021年华为海思概念股:
1、友讯达: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6.01亿元、6.98亿元、7.8亿元、6.6亿元。
2019-05-19公司在互动平台回复华为海思作为原材料供应的上游企业,与公司有少部分业务合作正在协商洽谈中,业务占比很小。
2、云南锗业: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64亿元、4.65亿元、4.19亿元、6.7亿元。
其试生产的6英寸砷化镓单晶片、4英寸磷化铟单晶片经华为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测试验证,并通过了华为海思公司现场核查,成为华为上游产业链的一环。
3、三川智慧: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6.1亿元、6.87亿元、9.88亿元、9.38亿元。
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经过长期研发攻关,率先在鹰潭实现万量级NB-IoT智能水表商用上线,为NB-IoT技术的商业应用做出了积极探索,成为向全国乃至全球推广应用的样板工程。
4、苏试试验: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91亿元、6.29亿元、7.88亿元、11.85亿元。
上海宜特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先进工艺集成电路的失效分析、晶圆材料分析和可靠度验证三大领域。主要客户包括华为、海思、矽力杰、寒武纪等诸多国内外集成电路产业知名企业。
5、汇中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47亿元、2.8亿元、3.6亿元、4.25亿元。
公司的NB-IoT产品已获得华为公司的产品认证,NB-IoT系列产品主要采用华为海思芯片的NB-IoT模组产品。
6、朗新科技: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7.83亿元、26.72亿元、29.68亿元、33.87亿元。
7、四川长虹: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781.6亿元、833.9亿元、887.9亿元、944.5亿元。
长虹与华为全资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在中国科技城绵阳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国内就“物联网”领域技术和产品应用层面展开实质性合作。
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