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以来,中国很多省份“拉闸限电”的消息不绝于耳,而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大幅的拉升,甚至创下历史新高,这使得国内保供稳价的任务越发严峻。“拉闸限电”这一因素并非对所有工业品价格都有驱动上涨的作用,且并非对部分供应受到影响的品种的作用一直是利好的,限电时间越长会给国民经济带来负反馈,波及终端消费,最终导致供需双弱,铜市场下游加工行业已经受到影响。
国内为何会出现“拉闸限电”呢?
我们认为国内部分省份“拉闸限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省份限电是电力供应不足,有些省份限电是完成能耗双控任务而出台政策性限电,有些省份限电可能是结构性问题。
一是煤炭等传统能源供应不足和价格攀升导致发电企业亏损,使得发电量下降。此轮多地限电主要还是受全国性煤炭紧缺、燃煤成本与基准电价严重倒挂、联络线净受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当前国内动力煤、炼焦煤产能明显收缩,加上煤炭进口量减少,蒙煤通关量偏低,电煤供给短缺明显。实际上,电力供应紧张可能并非需求强劲,可能更多是供应问题,数据显示,1—8月,全社会用电量和第二产业用电量的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7.0%和6.1%,高于2019年和2020年,但低于2018年。
二是部分省份限电的主要原因更多是出于实现能耗双控年度目标的主动选择。今年上半年,在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的背景下,部分省份能耗双控指标未能完成,甚至在能耗强度等关键指标上还出现了不降反升。能耗双控是常规考核项目,但是今年前期执行进度显著偏慢,时间仅剩一个季度,同时冬季采暖季降低能耗较为困难,因此选择9月、10月突击完成。
三是能源转型可能需要技术突破,风能和太阳能等间歇性能源稳定性不足。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发电量保持较快增速,1—8月,风电和光伏发电量两年复合平均同比增长18.5%和8.8%,但是很难弥补传统火电、水电的缺口。东北地区缺电除了煤炭价格暴涨导致火力发电不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出力不够。
从欧洲危机我们也可以看出,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存在严重的间隙问题和可靠性不足。近年来,由于热衷于气候问题,欧洲很多国家不断关闭燃煤电站,并且大量弃核,发电用能源高度依赖天然气,在俄罗斯无法供应足够的天然气的情况下,欧洲就爆发了能源危机,天然气和电价暴涨。
“拉闸限电”影响“双高”行业供应,但铜下游加工受到波及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8月下旬以来,已经有2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出台了力度不等的停电、限电措施。目前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已经开始对居民用电进行限制,其余省份影响的是工业用电,主要集中在“双高”产业或项目,例如钢铁、电解铝、工业硅、煤化工、纺织印刷和化纤等,期货市场上钢铁、煤炭、甲醇、PVC等价格出现大涨。
对于铜产业而言,冶炼环节受影响很小,但下游加工行业受到波及。一级预警的地区,青海铜冶炼产能约为10万吨,宁夏几乎没有铜冶炼产能,广西地区铜冶炼产能约为100万吨,广东地区铜冶炼产能约为10万吨,福建铜冶炼产能约为78万吨,新疆地区铜冶炼产能约为15万吨,云南地区铜冶炼产能约为70万吨,江苏地区铜冶炼产能约为30万吨,陕西铜冶炼产能可以忽略不计。
铜冶炼产能较大的广西地区,能耗双控任务主要落在钢铁和电解铝行业上面,对铜冶炼没有限产要求。同样云南地区能耗双控也没有落在铜冶炼行业上面,9月13日,云南省发改委节能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坚决做好能耗双控有关工作的通知》,对钢铁、水泥、黄磷、绿色铝、工业硅和煤电行业进行了产出控制。福建铜冶炼产能比较大,但是根据其工作部署,能耗双控主要在“两高”行业。其他省份能耗双控重点也不在铜冶炼行业。例如浙江主要是化工和纺织行业,江苏和内蒙古同样将能耗双控重点放在高能耗行业。此外,国内大约三分之一的铜冶炼产能是再生铜产能,据测算,相对于矿生铜,每生产一吨再生铜就可以少排放3.53吨二氧化碳。
从调研的数据来看,部分铜加工行业受到能耗双控下限产或者减产的波及。浙江、江苏、安徽、广东四地作为国内主要铜杆线生产集中地,其合计铜杆年产能612万吨。据调研,江苏、广东两地限产影响最为明显。其中广东地区部分企业已经接到通知,例如中山地区“开4停4”,东莞地区自23日起停产四天,佛山地区企业陆续进入停产限产状态;从限产的环节来看,高耗能企业拉丝厂限电尤为明显,甚至出现“开1停6”的窘境。江苏地区,多数企业尚未接到明确的限产通知,但部分企业已经开始主动停产、减产,主动进行节能降耗。
因此,对于“双高”行业而言,部分省份为完成能耗双控而进行政策性限电可能会在短期导致产出急剧下滑,价格会攀升,但是随着限电范围扩大,那么消费端也会受到影响,例如铜加工行业。更何况,国家已经注意到限电对经济的负面冲击,未来限电政策可能会微调。投资者需要警惕政策微调带来的部分商品过度上涨后的理性修复式回撤,境内投资者可以运用商品期货进行高位卖出保值。
对于管控铜价风险而言,可以运用上期所铜期货及期权构建对冲组合,针对境外贸易则可以运用芝商所铜期货或期权合约对冲风险。值得一提的是,上期所铜期货和芝商所铜期货具备长期相对稳定的关系,两者铜价呈现高度正相关性,这也为交易者提供境内外跨市场套利的机会。
搞钱啊 因为富时A50并不是在国内交易所上市的,所以如果用户要开户的话基本都是找经纪商进行开户,另外由于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是杠杆交易的,所以整体上门槛并不高。
富时中国A50期货的开户程是非常简单的,跟在国内开户证券账户基本没什么区别,用户准备好个人资料,比如身份证件,手机号,然后按照经纪商的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完成风险测试就可以了,等资料审核通过后基就可以进行正常富时中国A50指数的交易了。
最后再提醒一下,由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是在新加坡上市的,所以如果要交易的话最好是找一个靠谱的经纪商,不然极有可能遇到光看到账户里有数字就是不给你提现的尴尬。
聪明的金Sir 场外基金是按交易场所的不同,基金可以分为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两种。
场内基金是指像股票一样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投资基金。常见的场内基金有封闭式基金、上市型开放式基金 (LOF)、交易型开放式基金 (ETF) 和分级基金等。场内基金有一级市场申购赎回和二级市场交易两种投资方式。
场内基金的二级市场交易方式和股票一样,以市场报价进行竞价交易。比如中概互联ETF的代码是513050。虽然是用股票账户买,但它依然是基金,不是股票。
场内交易的优点是交易费率低,只要0.01%,并且可以实时交易,定投起来很方便。
场内交易的缺点是以“手”为单位交易,1手为100份额。
场外基金是指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在银行、 证券公司、第三方理财平台或基金公司直销平台交易的基金。目前,大多数基金都是场外基金。
比如中概互联的场外基金是: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联接(006327)
所谓的ETF联接,意思就是这只基金的目的,就是跟踪中概互联ETF的表现,所以场内和场外的涨跌幅是基本一致的。
场外交易的优点是买入金额没太大限制,100元、150元,200元都能买。
干瘪的嘴的饼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