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值型理财产品会亏吗?解读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风险

2020-05-06 15:03:00
109次浏览
取消
全部1个回答

到底什么是净值型理财产品?风险真的很高吗?

过去银行理财产品都是“预期收益型”的,产品有一个预期收益率,到期之后投资者基本上都能拿到本金和预期的收益,可以说这个收益率基本上就是固定的。

举个例子:银行发行了一款理财产品,期限是1年,预期收益率是4.5%,银行从投资者那里募集来资金之后就拿去投资,结果投资收益率不错,达到了6%,产品到期之后,银行向客户兑付了本金,并且按照4.5%兑付了收益,多出了1.5%就算作是银行的超额管理费。

假如投资结果不太理想,收益率只有4%,银行还会给客户兑付4.5%的收益,多给的0.5%银行要从自己的账户中补贴。当然,大部分情况下,银行都能拿到超额管理费,否则赔本的买卖谁也不愿意干。

但净值型理财要打破这种刚性兑付的模式,银行把客户的钱拿去投资,扣除一定的管理费之后,剩下的收益该是多少,投资者就拿到多少,如果亏了,投资者要自己承担。银行要定期披露产品的净值。所以说,净值型理财产品都不能保本,而且收益率都是浮动的。

举个例子:银行发行了一款净值型理财产品,期限是6个月,估值方式是市价法,初始净值是1,6个月后根据投资结果,在扣除银行的管理费之后,产品的净值变成了1.025,换算成年化收益率是5%。当然如果产品的净值变成了1.01%,换算成年化收益率就是2%。

可以看出,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波动比较大。


看到这里,很多投资者可能还是不太了解净值型理财产品,收益率不会算,而且觉得产品的风险太高。实际上,相对于预期收益型产品来说,净值型产品改变的只是估值计价方式,并不代表着本金亏损的概率提升。

预期收益型的理财产品逐渐退出之后,现在很多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以“业绩比较基准”来展示,也就是说银行根据自己的投资方向,已经测算出来一个大概的收益率,最终的投资收益率会在业绩比较基准附近上下波动。

如果产品的底层资产都是存款、债券之类的固收资产,那么最终收益率和业绩比较基准差别不会太大,浮动会非常小。但如果产品的底层资产中配置了少量权益类资产,比如未上市股权、股票、基金等,那么收益率波动就会比较大。

由于银行理财的客户群体大部分风险承受能力都偏弱,所以即使银行发行的是净值型理财,大部分也都是稳健性比较高的固收类产品。

搞钱啊搞钱啊

因为富时A50并不是在国内交易所上市的,所以如果用户要开户的话基本都是找经纪商进行开户,另外由于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是杠杆交易的,所以整体上门槛并不高。

富时中国A50期货的开户程是非常简单的,跟在国内开户证券账户基本没什么区别,用户准备好个人资料,比如身份证件,手机号,然后按照经纪商的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完成风险测试就可以了,等资料审核通过后基就可以进行正常富时中国A50指数的交易了。

最后再提醒一下,由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是在新加坡上市的,所以如果要交易的话最好是找一个靠谱的经纪商,不然极有可能遇到光看到账户里有数字就是不给你提现的尴尬。

2022-02-21 10:28:06
327,941次浏览
2次回答
干瘪的嘴的饼干干瘪的嘴的饼干
您好,学习股票最基本知识很多,比如如何选股,技术知识等。祝投资顺利。
2013-04-09 17:12:00
216,742次浏览
8次回答
聪明的金Sir聪明的金Sir

场外基金是按交易场所的不同,基金可以分为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两种。

 

场内基金是指像股票一样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投资基金。常见的场内基金有封闭式基金、上市型开放式基金 (LOF)、交易型开放式基金 (ETF) 和分级基金等。场内基金有一级市场申购赎回和二级市场交易两种投资方式。

 

场内基金的二级市场交易方式和股票一样,以市场报价进行竞价交易。比如中概互联ETF的代码是513050。虽然是用股票账户买,但它依然是基金,不是股票。

 

场内交易的优点是交易费率低,只要0.01%,并且可以实时交易,定投起来很方便。

 

场内交易的缺点是以“手”为单位交易,1手为100份额。

 

场外基金是指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在银行、 证券公司、第三方理财平台或基金公司直销平台交易的基金。目前,大多数基金都是场外基金。

 

比如中概互联的场外基金是: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联接(006327)

 

所谓的ETF联接,意思就是这只基金的目的,就是跟踪中概互联ETF的表现,所以场内和场外的涨跌幅是基本一致的。

 

场外交易的优点是买入金额没太大限制,100元、150元,200元都能买。

2020-11-13 13:08:00
239,217次浏览
1次回答
太平洋证券
您可以添加微信进行咨询
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