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产量 2020中国粮食贸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0-04-29 09:15:00
230次浏览
取消
全部1个回答

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介绍,全力以赴夺取粮食丰收。加强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抓好“一喷三防”,及时组织跨区机收,实现颗粒归仓,坚决打赢全年粮食丰收第一仗。着力恢复早稻生产,突出抓好东北春播,稳定夏播面积,强化病虫害防控和气象灾害防御,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2019年粮食总产量达6.6385亿吨

根据2019年12月6日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13277亿斤,达到6.6385亿吨,比2018年增加119亿斤,增长0.9%,创历史最高水平。不仅如此,中国粮食单产水平亦有所提高,2019年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达381公斤/亩,比2018年增加了6.6公斤/亩。按照中国人口14亿人计算,中国人均粮食达948斤,一天超过两斤。

2019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7.41亿亩,比上年减少1462万亩,下降0.8%。

按照省份区分,中国各省粮食产量最高的是黑龙江,产量多达7503万吨,成为全国粮食产量第一大省,粮食产量超过全国的10分之一。其次,河南和山东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粮食产量分别为6695万吨、5357万吨。此外,安徽、吉林、河北、江苏、内蒙古、四川、湖南粮食产量位居第4-10名。

中国粮食种植及播种面积现状

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6064千公顷(174095万亩),比2018年减少975千公顷(1462万亩),下降0.8%。其中谷物[1]播种面积97847千公顷(146771万亩),比2018年减少1824千公顷(2736万亩),下降1.8%。

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720公斤/公顷(381公斤/亩),比2018年增加98.4公斤/公顷(6.6公斤/亩),增长1.8%。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6272公斤/公顷(418公斤/亩),比2018年增加151.4公斤/公顷(10.1公斤/亩),增长2.5%。

中国粮食产量分析

2018年稻谷播种面积为2960万公顷,同比减少57.6万公顷(863万亩),减幅为1.91%;稻谷单位产量为6.848吨/公顷,同比减少0.064吨/公顷,减幅为0.92%;全国稻谷产量为2.027亿吨,同比减少586万吨,减幅为2.8%。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国家通过降低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增加休耕轮作面积等方式引导农户进行种植调整。

2018/19年度国内稻谷总消费为18628万吨,较2017年度增加68万吨,增幅0.37%。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肉蛋奶消费增加,人均稻谷消费量减少,预计稻谷食用消费为15650万吨,较2017年度略减30万吨,减幅0.19%。受稻谷去库存影响,部分存储年限较长、质量不佳的稻谷可能进入饲料及工业领域,预计饲料消费及损耗为1400万吨,较2017年度增加50万吨,增幅3.70%;工业消费1450万吨,较2017年增加50万吨,增幅3.57%。

2018/19年度我国进口稻谷(大米进口量除以0.7)450万吨,较2017年减少50万吨;预计2018/19年度出口稻谷(大米出口量除以0.7)250万吨,较2017年增加50万吨。

中国粮食贸易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与其他国家相比,农业水平较为薄弱,所以我国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在生产和贸易两方面都积极地给予支持和保护,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总体来看,我国粮食贸易经历了四个阶段:(1)粮食贸易以净出口为主(1949-1978年);(2)粮食贸易以净进口为主(1979-1991年);(3)粮食贸易进出口交互阶段(1992-2001年);(4)进入国际贸易体系阶段(2002-至今)。近几年,美国利用单边贸易措施,对我国采取“337调查”“301调查”和“232调查”,特别是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由此涉及的征税规模及产品范围不断扩大,对我国的粮食贸易市场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由于粮食生产存在波动,粮食消费结构不停变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的供需平衡,必须借助进出口贸易来辅以调节,这促进了粮食贸易地位的显著上升。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增加,粮食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贸易总额、进口额呈现出较大的体量,出口额相对较小。2018年,我国粮食进口量11555万吨,其中,进口大豆8803万吨,占进口量的76%,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少,增产能力面临技术瓶颈,单产能力低于玉米等其他粮食作物,导致了国内大豆的供给能力止步不前,自给率仅为7.87%,消费主要依靠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这为保障粮食安全留下了隐患。

粮食贸易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进出口数量上,政治、经济、文化与粮食贸易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粮食是所有产业发展的根基,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操控粮食贸易来扰乱其他国家的粮食供需,从而影响到所有产业,甚至波及到其他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市场秩序。

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密切相关,两者互为因果、互相制约。不同的粮食贸易政策会直接影响粮食安全水平,而粮食安全水平的变化又推动了新贸易政策的革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贸易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增加,粮食贸易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安全和品质安全。在结构安全方面,主要表现是玉米、稻谷阶段性供过于求,大豆、高粱、大麦等供给不足;高端优质产品供给不足。在品质安全方面,我国部分粮食品种还不能完全适应消费升级的需求。比如,稻谷、小麦有较大库存,但优质数量占有的比例较小。另外,我国粮食出口能力越来越薄弱,在国际贸易中难以赚取经济利益,这都不利于我国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

搞钱啊搞钱啊

因为富时A50并不是在国内交易所上市的,所以如果用户要开户的话基本都是找经纪商进行开户,另外由于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是杠杆交易的,所以整体上门槛并不高。

富时中国A50期货的开户程是非常简单的,跟在国内开户证券账户基本没什么区别,用户准备好个人资料,比如身份证件,手机号,然后按照经纪商的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完成风险测试就可以了,等资料审核通过后基就可以进行正常富时中国A50指数的交易了。

最后再提醒一下,由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是在新加坡上市的,所以如果要交易的话最好是找一个靠谱的经纪商,不然极有可能遇到光看到账户里有数字就是不给你提现的尴尬。

2022-02-21 10:28:06
327,693次浏览
2次回答
干瘪的嘴的饼干干瘪的嘴的饼干
您好,学习股票最基本知识很多,比如如何选股,技术知识等。祝投资顺利。
2013-04-09 17:12:00
216,384次浏览
8次回答
聪明的金Sir聪明的金Sir

场外基金是按交易场所的不同,基金可以分为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两种。

 

场内基金是指像股票一样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投资基金。常见的场内基金有封闭式基金、上市型开放式基金 (LOF)、交易型开放式基金 (ETF) 和分级基金等。场内基金有一级市场申购赎回和二级市场交易两种投资方式。

 

场内基金的二级市场交易方式和股票一样,以市场报价进行竞价交易。比如中概互联ETF的代码是513050。虽然是用股票账户买,但它依然是基金,不是股票。

 

场内交易的优点是交易费率低,只要0.01%,并且可以实时交易,定投起来很方便。

 

场内交易的缺点是以“手”为单位交易,1手为100份额。

 

场外基金是指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在银行、 证券公司、第三方理财平台或基金公司直销平台交易的基金。目前,大多数基金都是场外基金。

 

比如中概互联的场外基金是: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联接(006327)

 

所谓的ETF联接,意思就是这只基金的目的,就是跟踪中概互联ETF的表现,所以场内和场外的涨跌幅是基本一致的。

 

场外交易的优点是买入金额没太大限制,100元、150元,200元都能买。

2020-11-13 13:08:00
238,997次浏览
1次回答
太平洋证券
您可以添加微信进行咨询
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