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么,消费股和科技股真的就是水火不相容?科技股就看梦想,消费股就看年报?
其实,当你弄懂了逻辑之后,你会发现,消费和科技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因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
将时间拉长来看,科技股和消费类个股的涨幅其实差不多,没有明显的孰优孰劣。
这一点还是比较颠覆现有投资者的预期,大家可能会倾向于科技股受益应该远大于消费股,短期市场给我们的错觉,实际上是不正确的。
用巴菲特的思路去看科技股,有一定的道理,2000年科网泡沫时期的10大科技股,如今有6家公司已掉出总市值前10,其中还有3家公司在发生巨幅下跌后被收购退市,最终只有2家公司跑赢了标普500,成功概率并不高。但的确巴菲特也错过了像微软、特斯拉这样的超级牛股,收益率上最近明显降低。
巴菲特为什么不买?
根本原因在于投资理念的不同,巴菲特喜欢重仓押注高概率的方向,而科技股因为不确定性太大,不适合这样做。
那么,巴菲特不买科技股意味着科技股没戏?
当然不是,只是投资科技股的方法要做出改变,要从个股的单一押注到组合化的投资。简单来说,就类似于风投,投资多个科技股企业,才有可能提高胜利,获得高收益率。
而消费行业则不同,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度很高。必如,喝酒喝茅台、空调买格力这些意思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了每个人的心中。所以,消费品牌很多,但能够真正走出来的消费大牛也不算多。消费股如果采取用科技股的投资方法,那就是在自己降低收益率。所以,消费股适合重仓集中持股,买品牌消费和高确定性消费。
消费股和科技股不存在好坏之分,只是在投资方式上有不同,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范围去选择投资方法。
在未来中国,消费和科技将是长期并行的两条主线。
在新的十年中国周期当中,利率逐渐下行,储蓄逐步释放消费潜力。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需要创新维持高质量发展,科技突破成为关键点。因此,消费和科技实际上是在相互促进,消费旺盛带来科技突破,而科技突破又可以倒逼消费释放

因为富时A50并不是在国内交易所上市的,所以如果用户要开户的话基本都是找经纪商进行开户,另外由于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是杠杆交易的,所以整体上门槛并不高。
富时中国A50期货的开户程是非常简单的,跟在国内开户证券账户基本没什么区别,用户准备好个人资料,比如身份证件,手机号,然后按照经纪商的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完成风险测试就可以了,等资料审核通过后基就可以进行正常富时中国A50指数的交易了。
最后再提醒一下,由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是在新加坡上市的,所以如果要交易的话最好是找一个靠谱的经纪商,不然极有可能遇到光看到账户里有数字就是不给你提现的尴尬。

场外基金是按交易场所的不同,基金可以分为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两种。
场内基金是指像股票一样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投资基金。常见的场内基金有封闭式基金、上市型开放式基金 (LOF)、交易型开放式基金 (ETF) 和分级基金等。场内基金有一级市场申购赎回和二级市场交易两种投资方式。
场内基金的二级市场交易方式和股票一样,以市场报价进行竞价交易。比如中概互联ETF的代码是513050。虽然是用股票账户买,但它依然是基金,不是股票。
场内交易的优点是交易费率低,只要0.01%,并且可以实时交易,定投起来很方便。
场内交易的缺点是以“手”为单位交易,1手为100份额。
场外基金是指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在银行、 证券公司、第三方理财平台或基金公司直销平台交易的基金。目前,大多数基金都是场外基金。
比如中概互联的场外基金是: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联接(006327)
所谓的ETF联接,意思就是这只基金的目的,就是跟踪中概互联ETF的表现,所以场内和场外的涨跌幅是基本一致的。
场外交易的优点是买入金额没太大限制,100元、150元,200元都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