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退市新规则有哪些?
近期,随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方案的落地,一系列完善退市机制的举措受到市场各方关注。
以往在A股市场存在一些被称为“不死鸟”的公司,指的就是那些通过钻退市制度的漏洞,通过卖房卖地、突击利润调节等方式来“保壳”,往往还会在濒临退市的过程中被投机者热炒,助长了市场的投机氛围。
对这些漏洞,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全面完善了退市指标,通过财务类指标的全面交叉使用以及丰富交易类指标,形成严格的退市制度。从退市细则看,创业板将净利润连续亏损指标调整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为负+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复合指标。
一方面,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为负”作为标准,上市公司无法再通过突击交易、政府补助、资产处置等方式规避亏损进行保壳;
另一方面,组合考虑“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标准,并对来源于与主营业务无关的贸易业务或者不具备商业实质的关联交易实现的收入进行认定扣除,增加对处于周期性行业、阶段性亏损但具有一定收入规模企业的包容性,显著提升财务类退市的出清精度。
除了完善退市指标外,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还配套完善精简了退市流程。
一是取消暂停上市、恢复上市环节,大大缩减退市流程;二是对交易类退市不再设置退市整理期,充分尊重市场选择的结果,避免退市整理期间30个交易日内的市场炒作和股价波动引发的质疑。这样的退市流程有利于实现市场化机制下的快速出清。
总的来看,创业板改革后的市场机制可以概括为“宽进严出”,“宽进”是指创业板的上市标准多元化,有利于更多创新创业型企业上市融资,“严出”则是指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保证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创业板从成立发展到今天已有近11年的时间,目前累计上市过的公司有817家,其中退市的仅有两家。一家为大华农,被温氏股份吸收合并;另一家是欣泰电气,因欺诈发行被退市,是唯一一家被强制退市的创业板上市公司。
即将退市的是金亚科技在6月17日发布公告,深交所最终作出维持对金亚科技股票终止上市决定,这一决定是终局决定。公司股票退市后,将不能重新上市。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金亚科技仍有股东4.49万户。
根据公告,这家公司股票自6月18日开始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退市整理期间,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板交易,退市整理期为三十个交易日,最后的交易日期为7月31日。
预期在此次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将形成更高效而且多元化的退市制度,创业板里那些所谓的“壳资源”公司以及其他质量欠佳的公司在未来都可能面临退市,投资者需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因为富时A50并不是在国内交易所上市的,所以如果用户要开户的话基本都是找经纪商进行开户,另外由于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是杠杆交易的,所以整体上门槛并不高。
富时中国A50期货的开户程是非常简单的,跟在国内开户证券账户基本没什么区别,用户准备好个人资料,比如身份证件,手机号,然后按照经纪商的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完成风险测试就可以了,等资料审核通过后基就可以进行正常富时中国A50指数的交易了。
最后再提醒一下,由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是在新加坡上市的,所以如果要交易的话最好是找一个靠谱的经纪商,不然极有可能遇到光看到账户里有数字就是不给你提现的尴尬。

场外基金是按交易场所的不同,基金可以分为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两种。
场内基金是指像股票一样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投资基金。常见的场内基金有封闭式基金、上市型开放式基金 (LOF)、交易型开放式基金 (ETF) 和分级基金等。场内基金有一级市场申购赎回和二级市场交易两种投资方式。
场内基金的二级市场交易方式和股票一样,以市场报价进行竞价交易。比如中概互联ETF的代码是513050。虽然是用股票账户买,但它依然是基金,不是股票。
场内交易的优点是交易费率低,只要0.01%,并且可以实时交易,定投起来很方便。
场内交易的缺点是以“手”为单位交易,1手为100份额。
场外基金是指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在银行、 证券公司、第三方理财平台或基金公司直销平台交易的基金。目前,大多数基金都是场外基金。
比如中概互联的场外基金是: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联接(006327)
所谓的ETF联接,意思就是这只基金的目的,就是跟踪中概互联ETF的表现,所以场内和场外的涨跌幅是基本一致的。
场外交易的优点是买入金额没太大限制,100元、150元,200元都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