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的远期报价、基差报价等综合性报价体系,现货企业选择市场价格的渠道进一步拓宽,整体市场贸易也更加活跃。”市场人士表示,随着风险管理公司的介入,基差报价、远期报价逐渐盛行,期货点价贸易逐步推广,目前华东、华南等主要贸易集散地已经广泛开展点价交易,北方地区逐步探索开展试点工作。
交割流程顺畅产业企业参与积极
据郑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我国上市的第一个危化品期货,上市近9年间甲醇期货交割顺畅,从未发生与交割相关的质量、数量、违约等问题。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甲醇现货销售不畅,产业客户纷纷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主力合约MA2005仓单交割量21.74万吨,期转现8.17万吨,合计交割量29.91万吨,在创出上市以来最大交割量纪录的同时,也再次验证了甲醇期货交割制度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甲醇期货市场逐步成熟,各项制度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使得近年来法人客户参与度不断提高。据了解,甲醇期货法人成交量占比逐渐提高,主要分为两个阶段:2019年4月以前,在15%—25%区间波动;2019年5月至今,总体在25%—30%区间波动,其中2019年7月达到35.31%,为近年最高。法人持仓量占比方面,也可分为两个阶段:2019年12月以前,总体在40%—50%区间波动,部分时段超过50%;2020年1月至今,都在50%以上。
据市场走访调研统计,境内企业中贸易企业参与程度最高,90%以上的甲醇贸易企业已经参与期货交易。下游方面,以消费占比最大的甲醇制烯烃(MTO)企业参与为主,其中沿海地区主要MTO企业基本都已参与。参与期货市场的生产企业产能占比约20%。
产业人士认为,在利用甲醇期货方面,企业要细分市场,采取不同的方案,实施个性化的策略。具体来讲,对生产企业而言,可以利用期货市场为产品库存进行保值,对冲价格波动风险;对贸易企业而言,面对价格波动,可以充分利用期现套利、跨期套利以及跨品种套利等多种手段规避风险;对需求企业而言,可以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对原料采购进行套期保值。
产业企业应充分利用甲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通过期货价格的涨跌安排产销进度,利用期货交割库和仓单业务实现服务性收入,同时通过注册与注销仓单调节现货库存和虚拟库存,以达到锁定利润、降低风险的目的。
甲醇期货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期货市场对外开放,郑商所自2014年7月启动保税交割研究。2016年,郑商所选定甲醇为第一个保税交割品种,并于2016年1月发布《郑州商品交易所保税交割实施细则(试行)》。2016年9月,首笔甲醇保税仓单100张(1000吨)注册,并在张家港保税港区顺利完成交割及注销提货所有流程。
2018年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片区,甲醇期货完成第二次保税交割。2018年4月12日,南沙海关辖区广州发展碧辟保税库生成了该区内首笔甲醇保税仓单100吨,并完成交割流程及后续注销手续。
此次甲醇保税交割中,卖方先从外商手中采购100吨保税甲醇,存放在广州发展碧辟油品有限公司保税交割库,申请注册仓单,并于2018年4月在期货市场卖出10手期货头寸。4月12日,保税仓单获郑商所批准注册成功。同日,买卖双方交割申请进行配对,郑商所官网发布保税交割结算价;卖方根据该保税交割结算价向南沙海关办理通关手续,南沙海关以保税货物交割结算价为基础审核确定完税价格并办理通关手续;完成报关和征税手续后,卖家将仓单转给国内买家,完成保税交割。
市场相关人士表示,甲醇期货价格不但成为国内定价标杆,而且成为国际价格重要参考,“世界甲醇看中国,中国甲醇看郑州”已在行业内成为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