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说回最后一种情况软着陆的布局,软着陆也许是美联储最期待的一种情况,但是对于市场来说,他可能却是最糟糕的一种情况,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软着陆的背景下,经济虽然有所放缓,但还是会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通胀的下降可能会比想象中要更加迟缓,而相应的美联储就不敢过早的降息,甚至可能会到了该降息的时候还维持高利率不变,这反而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股市的估值释放,所以说要真是软着陆的话,那么今年市场的拉扯也许会更多,不确定性也会更大。
那么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投资者应该如何布局呢?
首先在上面两种衰退的情况下受益于美联储转向后估值释放的科技股和成长股可能就不再是一个好的选择了,他们估值受压的时间会更久,拉扯也会更大,这会将反弹拖得更晚,而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并不会像现在市场想象的那样大幅衰退,所以企业盈利受影响的幅度也会非常有限,那么那些因为防御性而备受吹捧的防御股,很可能因为股值过高而受到打击。不过好的方面是经济确实没有衰退,那么那些经济敏感型的股票就仍然有不错的机会,比如材料板块、金融板块这些顺周期的板块,在软着陆的背景下,大概率都能跑赢大盘,这里再强调一下银行股,如果经济真的实现了软着陆,那么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的时间,可能会更久,对于银行来说受益的时间也就会更长,他们本身对于经济又非常的敏感,所以在这种环境下银行同样是最受益的板块之一,另外能源股也是可以考虑的选择,目前的高油价使得不少能源公司的利润都来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这种肥沃的现金流对于能源公司的长期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如果今年衰退真的没有来,需求有不断的提升,那么对于能源公司来说,又是一季强心剂,尽管去年能源的表现已经是现象级的了,今年如果实现了软着陆,那能源公司我认为依然会有不错的上涨空间。
在软着陆下,还有一个领域可能会意想不到的好,这就是与房租相关的标的,房租水平本身就跟就业水平息息相关,而一旦软着陆实现,就业的表现自然会超乎市场的想象,只要劳动力市场持续保持着火热,那么对于租房市场来说就一定是一个利好。
以上这3种情况就是经济衰退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对于今年市场的判断,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布局,当然了,只有变化才是唯一永恒不变的,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咱肯定不能只抱定这一种布局不变,在操作过程中投资者们还是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再具体变化。
接下来咱们再来分析第二种情况,轻度衰退下的投资布局,这也是我个人认为在今年最可能发生的一种情况,但是轻度衰退的布局难度要相对大一些,因为市场的不确定性会更强,信号也会变得更加模糊,在轻度衰退下,企业盈利也会出现下滑,指引也会开始变差,所以说那些对于盈利依赖强并且对于经济及其敏感的公司还是要尽量避免,比较典型的就是消费者非必需品板块,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特例,这就是银行,银行本身属于经济敏感性板块,在如今这种经济不好的环境下,理论上它是比较困难的,但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轻度衰退就意味着经济的伤害不会特别大,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又十分的健康,最重要的是,本轮衰退它比较特殊,它是伴随着高利率的一个衰退,而且这个高利率的持续时间,还会因为衰退的幅度有限而被拉长,这就意味着,银行可以一直以一个较高的利率进行放贷,这对于银行的盈利来说,反而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所以说轻度衰退下,银行将会是一个难得的利好板块。
刚才我们说到,轻度衰退下高利率维持的时间也就会更长,没错这也是今年轻度衰退下市场最大的风险,没有之一,在这种环境下,市场逻辑的转变会变得更加模糊,我们说在深度衰退的情况下,理论上我们还是可以根据市场信号,在前半段布局防御,而在后半段反弹来临前埋伏进攻,但是在轻度衰退中,这么做难度就要大不少了,所以说在这时投资更加平衡的板块,能在前后两种环境中都能够受益,就至关重要了,而我认为在所有的标的中,最佳的能够平衡两方面的标的,就是医疗板块了,他既有极高的定价权又属于消费者必需品,在衰退的背景下,他的业绩几乎不受影响,在08年的时候,医疗股的表现就远好于大盘,而在去年大盘大跌了20%的环境下,医疗股也仍是大幅跑赢大盘,而即便如此,整个医疗板块的估值目前依然处于一个合理的水平,并没有像其他纯防御板块一样被推的太高。另一方面医疗板块也有足够的进攻性,回看历史,无论是08年后的反弹还是20年后的反弹,只要把时间拉长到一年以上,医疗板块的表现都是炮营大盘的,这就说明医疗至少是可以跟上牛市的涨幅的,而其他纯防疫板块则很难做到这一点,这就给我们的投资布局留下了很高的容错空间。前面说的银行和医疗还主要是当前比较合理的布局,虽说轻度衰退调整的难度要大一些,但是过程中,我们肯定也是必须要调整的,在轻度衰退下,美联储的转向肯定会来的晚一些,也会有更多的拉扯,但我认为今年内转向还是会来的。注意,这个转向不是指的真正降息的动作,而是指的美联储在态度上的转变,而股市往往是提前与美联储转向做出反应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今年一定要在某个时间点需要对于我们的投资布局做出一个调整,而这个调整和深度衰退相同,都是要往科技股以及成长股的方向上转移,这类股票在反弹的初期表现的会非常的好,他们的反弹不来自于盈利的提升,而主要来自于对于估值的释放。
通过查看过去15年股市的收益组成,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年份中,两者对于股市收益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在09年和20年,这两个典型的熊市反弹的年份中,股市的收益都主要来自于估值的释放,而在那两年的企业盈利都是负的,这就说明在股市反弹的年份中,企业盈利反而不一定会好,而推动市场反弹的最大功臣反而是估值的释放。而这正是我认为今年大概率也会上演的戏码,这个估值释放的时间点,现在还很难判断,就像我上面所说,轻度衰退下,今年的投资难度是会更大的,它是需要我们投资者,更紧密的关注市场分析市场
众所周知,2023年的投资主旋律就一个,那就是经济衰退,其他的包括通胀、企业盈利、美联储货币政策等等,都得看衰退的脸色形式,那么今年的投资布局也就很清晰了,就是完全取决于衰退的发展,不同的衰退以及衰退的不同时期,投资布局也都是完全不同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分三种情况,深度衰退、轻度衰退以及软着陆来分别讨论一下2023年的投资布局。
咱们先来看深度衰退下的投资布局,其实在深度衰退下的布局,反而是最容易的,也是投资者机会最大的。首先深度衰退的信号是非常明显的,在深度衰退的预期之下,上半年企业盈利会大幅的下降,失业率会飙升,未来的指引也会非常难看。这就意味着那些在估值上严重依赖盈利的并且对于经济极其敏感的股票会受到重创,典型的例子就是材料、工业银行以及消费者非必需品行业,这些都是在深度衰退初期尽量需要避免的板块,而反过来,那些盈利稳定并且对于经济极不敏感的股票,是最适合在这种环境下布局的股票。比如像消费者必需品以及公共事业板块就是不错的布局,人们在衰退的环境下依然要买洗发水,依然要交电话费,提供这些服务的公司,受到衰退的影响会非常有限,而他们就是典型的防御型股票。
除此之外,防御性资产中,债券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债券的防御性相信不用我多说,眼下美联储加息已经快要见顶,也就意味着,债券的利率也已经快要见顶,甚至可能已经见顶了,而和利率成反比的债券价值,则很可能已经触底,也就是说现在投资债券下行风险较低,而反弹的机会很大。而与此同时,美联储有大概率会维持一段时间的高利率,现在无风险利率已经高达了4%甚至5%,这是非常可观的无风险收益了。作为防御型投资,债券在今年的收益风险比是非常好的。
所以整体来看,在深度衰退的背景下,科技股是一个不能错过的布局,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科技股都能在深度衰退中兼具韧性和爆发力,只有那些护城和申商业模式稳定,有稳定现金流,能在深度衰退中存活下来的公司,才能够真正受益。综合以上所有的布局来看,在深度衰退下,投资者们反而更容易去判断该如何布局,因为无论是前一阶段的衰退信号,还是后一阶段的反转信号,都会表现的非常明显,而这两个阶段的布局也都非常明确,反弹的强度也会很高。

因为富时A50并不是在国内交易所上市的,所以如果用户要开户的话基本都是找经纪商进行开户,另外由于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是杠杆交易的,所以整体上门槛并不高。
富时中国A50期货的开户程是非常简单的,跟在国内开户证券账户基本没什么区别,用户准备好个人资料,比如身份证件,手机号,然后按照经纪商的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完成风险测试就可以了,等资料审核通过后基就可以进行正常富时中国A50指数的交易了。
最后再提醒一下,由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是在新加坡上市的,所以如果要交易的话最好是找一个靠谱的经纪商,不然极有可能遇到光看到账户里有数字就是不给你提现的尴尬。

场外基金是按交易场所的不同,基金可以分为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两种。
场内基金是指像股票一样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投资基金。常见的场内基金有封闭式基金、上市型开放式基金 (LOF)、交易型开放式基金 (ETF) 和分级基金等。场内基金有一级市场申购赎回和二级市场交易两种投资方式。
场内基金的二级市场交易方式和股票一样,以市场报价进行竞价交易。比如中概互联ETF的代码是513050。虽然是用股票账户买,但它依然是基金,不是股票。
场内交易的优点是交易费率低,只要0.01%,并且可以实时交易,定投起来很方便。
场内交易的缺点是以“手”为单位交易,1手为100份额。
场外基金是指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在银行、 证券公司、第三方理财平台或基金公司直销平台交易的基金。目前,大多数基金都是场外基金。
比如中概互联的场外基金是: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联接(006327)
所谓的ETF联接,意思就是这只基金的目的,就是跟踪中概互联ETF的表现,所以场内和场外的涨跌幅是基本一致的。
场外交易的优点是买入金额没太大限制,100元、150元,200元都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