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互联(中国)股票代码01439 移动互联(中国)股价如何?下文就随小编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市面上:
2月24日开盘消息,移动互联(中国)最新报价0.028港元;52周最高价为0.09港元,52周最低价为0.026港元。
行业规模对比排名:
在所属的工用支援行业中,从行业平均规模来看,2020年第四季度,总市值为35.2亿元,流通市值为35.2亿元。其中,移动互联(中国)港股规模来说,总市值为5613万元,流通市值为5613万元,营业收入为2.15亿元,净利润为-2.39亿元,行业排名第47位。
行业成长性对比排名:
在所属的工用支援行业中,从行业平均成长性来看,2020年第四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率为-0.52%,营业收同比增长率0.39%,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0.85%,总资产同比增长率0.30%。其中,移动互联(中国)港股成长性来说,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率为45.88%,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51.64%,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46.50%,总资产同比增长率-28.57%,行业排名第11位。
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前海联合添鑫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C基金怎么样?为您整理的2月18日前海联合添鑫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C基金市场表现详情,供大家参考。
基金市场表现方面
截至2月18日,前海联合添鑫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C最新公布单位净值1.1707,累计净值1.1817,最新估值1.1835,净值增长率跌1.08%。
前海联合添鑫一年定期开放债券C(基金代码:003472)成立以来收益18.32%,今年以来下降1.83%,近一月下降1.24%,近一年下降3.05%,近三年收益15.96%。
基金介绍
基金简称前海联合添鑫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C,该基金成立于2016年10月18日,基金规模为50万元,基金份额日期2021年6月30日,基金总份额达45万份,基金由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托管,交由新疆前海联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基金经理是张文。
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月23日盘中要闻,截至发稿时,医药中间体概念报涨,河化股份(4.36%)领涨, 拓新药业(4.07%)、元利科技(3.25%)、本立科技(2.1%)等个股纷纷跟涨。相关医药中间体概念股有:
1、河化股份000953:公司子公司南松医药是一家专业从事医药中间体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抗疟疾类、孕激素类、营养剂类等品类的药物中间体,除供应境内客户外,公司产品还出口中国台湾、印度、芬兰等国家和地区。
2、拓新药业301089:公司总投资3亿元拟建设新乡延津县项目是核苷系列特色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延津县项目正在走项目的规划审批程序,审批完成开始施工;购买新乡天丰高新科技创业发展有限公司地块拟建设的项目是年产1000吨核苷系列食品营养强化剂项目。
3、元利科技603217:9月2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现有三个产品系列,分别为二元酸二甲酯系列、脂肪醇系列及增塑剂系列产品。二元酸二甲酯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涂料、铸造粘结剂、油墨、颜料、个人护理、医药中间体等方面中高端领域;脂肪醇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UV固化材料、聚氨酯等方面高端领域;增塑剂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PVC塑料等领域。
4、华昌化工002274:公司主营业务为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新材料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聚焦喹诺酮原料药及关键中间体绿色工艺路线的研究,创设了一氧化碳羰基化反应、四氯化碳傅克反应和喹诺酮原料药绿色合成等技术平台,实现801产品和1201产品等关键中间体产业化。公司的801产品和1201产品先后单独或共同应用到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诺氟沙星等十多个喹诺酮原料药,后续将应用到更多喹诺酮原料药。此外,公司还将801产品的应用拓展到农药中间体领域,进入农药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以及新材料的光引发剂、医药头孢等领域。公司的国内主要客户为京新药业、浙江国邦、朗华制药等企业,国外目前覆盖AartiDrugsLtd.和GodavariDrugsLtd.等印度市场厂家,以及AGC等日本市场厂家。
数据由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月24日尔康制药盘中消息,7日内股价上涨0.28%,今年来涨幅下跌-33.43%,最新报3.6元,涨0.84%,市值为73.22亿元。
从营收入来看: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实现总营收7.49亿元,同比增长29.34%; 毛利润为1.693亿元,净利润为4095万元。
在所属烟酰胺概念2021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中,众生药业是超过30%以上的企业;特一药业和兄弟科技位于20%-30%之间;ST红太阳、金达威、尔康制药等3家均不足10%。
尔康制药股票,公司全称是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湖南,成立于2003年10月22日,从事医药制造,于2011年9月27日上市,证券类别是深交所创业板A股,上市股票代码为sz300267。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东土科技最新报价11.68元,7日内股价上涨15.46%;今年来涨幅上涨13.4%,市盈率为-6.42。

从盘面上看,所属的中芯国际概念概念,整体上涨0.38%。领涨股为江丰电子(300666),领跌股为东土科技(300353)。
从营收入来看:2021年第三季度,东土科技营收1.92亿,净利润-2205万,每股收益-0.0181,市盈率-6.15。
东土科技股票,公司全称是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成立于2000年3月27日,从事通讯行业,于2012年9月27日上市,证券类别是深交所创业板A股,上市股票代码为sz300353。
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截止09时52分,赛特新材报44.61元,跌0.31%,总市值35.8亿元。
统计显示,新材料概念股,平均上涨0.01%,股价上涨的有138只,涨幅居前的有纳尔股份、图南股份、江丰电子、美畅股份、彤程新材等。股价下跌的有234只,其中跌停的有联创股份、云天化、英洛华、鑫科材料、蓝晓科技等。
2021年第三季度显示,公司实现营收约1.95亿元,同比增长21.04%; 净利润约3303万元,同比增长47.19%;基本每股收益0.4400元。
赛特新材股票,公司全称是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福建,成立于2007年10月23日,从事化学制品,于2020年2月11日上市,证券类别是上交所科创板A股,上市股票代码为sh688398。
本文选取数据仅作为参考,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任何一家企业的未来,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月23日鹏华量化先锋混合最新净值是多少?该基金现任经理是谁?以下是为您整理的2月23日鹏华量化先锋混合基金市场表现详情,供大家参考。
基金市场表现方面
基金截至2月23日,累计净值2.4557,最新公布单位净值1.3897,净值增长率涨1.88%,最新估值1.364。
基金盈利方面
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该基金利润盈利3087.76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盈利0.17元,期末单位基金资产净值1.34元。
基金现任经理
鹏华量化先锋混合的现任基金经理是苏俊杰,任职时间为2021-03-05~至今,任职期间回报18.87%。
本文选取数据仅作为参考,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任何一家企业的未来,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月23日财通资管鑫锐混合A近三月以来收益0.8%,基金前端申购费是多少?以下是为您整理的2月23日财通资管鑫锐混合A基金市场表现详情,供大家参考。
基金市场表现方面
截至2月23日,财通资管鑫锐混合A最新市场表现:公布单位净值1.5645,累计净值1.5645,最新估值1.5649,净值增长率跌0.03%。
基金阶段涨跌幅
财通资管鑫锐混合A基金成立以来收益56.45%,今年以来收益0.36%,近一月下降0.44%,近一年收益7.72%,近三年收益58.96%。
基金前端申购费
该基金前端申购税率费为1000元。
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目前,北向资金买了哪些股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查看:港交所网站→互联市场→沪港通、深港通;新浪财经:深港通:市场中心主页沪深股市深港通深股通;沪港通:市场中心主页沪深股市沪港通沪港通;东方财富→港股市场。可以在交易时间实时查看分时沪深股通买卖净额,同时也可以查看昨日沪深股通十大成交股。
北向资金也被称为热钱和聪明资金。与内地资金相比,北向资金在股市上具有先知先觉的优势。因为北向资金的信息渠道比内地资金更广,对市场的嗅觉敏感度相对较高,善于深度挖掘价值股。北向资金的买卖往往代表其对内地股市走势的判断,因此北向资金的流动一般会带动内地资金的跟随。


碧生源股票代码00926 碧生源表现如何?下文就随小编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市面上:
碧生源(00926)跌3.57%,报0.162港元,成交51.8万港元,成交量为8.33万股,52周最高价为0.49港元,52周最低价为0.16港元。
行业规模对比排名:
在所属的农业产品行业中,从行业平均规模来看,2021年第二季度,总市值为45.0亿元,流通市值为45.0亿元。其中,碧生源港股规模来说,总市值为4.34亿元,流通市值为4.34亿元,营业收入为6.71亿元,净利润为2643万元,行业排名第12位。
行业估值对比排名:
在所属的农业产品行业中,从行业平均估值来看,2021年第二季度。其中,碧生源港股估值来说,行业排名第7位。
行业成长性对比排名:
在所属的农业产品行业中,从行业平均成长性来看,2021年第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0.21%,总资产同比增长率0.02%。其中,碧生源港股成长性来说,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10.73%,总资产同比增长率1.22%,行业排名第2位。
数据由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雅化集团(002497)
2021年实现营收52.33亿元,同增61.0%,归母净利润9.25亿元,同增185.5%,扣非归母净利9.05亿元,同增202.7%,基本每股收益0.805元/股,同增139.4%。2022年一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0-12.0亿元,同增1053.67%~1438.22%,环增208.0%-310.6%,扣非归母净利8.94-11.94亿元,环增204.2%-306.3%,Q1盈利已超2021全年业绩,大超市场预期。
民爆业务继续稳中求进,锂盐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受益于下游新能源需求高景气&上游供给短缺,去年12月以来,锂盐价格开启新一轮快速上行走势,截止目前碳酸锂、氢氧化锂价格分别涨至45万元/吨、38万元/吨水平,较年初分别上涨72.6%、57.7%,锂盐高景气下,公司单吨盈利水平大幅提升。公司抓住机遇释放产能、增加销售,锂盐产品销量逐步提升,锂业务利润大幅度增长。
锂盐产能快速扩张,携手厦钨新能延伸锂电正极材料开发。公司现有运营4.3万吨/年碳酸锂、氢氧化锂和其他锂制品产能,2021年已启动年产5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1.1万吨氯化锂及其制品定增项目建设,一期3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产线预计年底投产,预计2025年综合产能将超过10万吨,产能体量实现翻倍增长。公司抓住行业发展新机遇,磷酸铁锂需求高增背景下,与厦钨新能、沧雅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厦钨83%/雅化10%/沧雅7%)分期建设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进一步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开启公司新增长曲线。
看好公司未来双主营成长,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已正式对接特斯拉长期合同,佐证雅安锂业技术实力与产品质量。锂盐价格大幅上行,伴随公司募投项目年底投产,与厦钨新能合作进一步延伸下游产业链布局,公司成长动能充足。上调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至9.45、42.46、66.45亿元(原预期为9.32、13.97、16.55亿元),对应PE分别为39.6/8.8/5.6倍(原预期对应40.2、26.8、2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川藏铁路建设为公司带来业务增量不及预期、民爆市场变化风险等。

星源材质(300568)
投资要点
业绩靓丽,单平盈利持续提升
公司是优质隔膜供应商,预计2021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9亿元-3亿元,yoy+228%-239%,预计2021Q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亿元-1亿元,QoQ+0%至+11%,同比大增8至9倍,业绩靓丽符合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销量约11亿平,对应单平盈利约0.26元,较2021年约0.13元/平显著提升。公司2021H1单平盈利约0.22元,而2021H2单平盈利超0.3元,若考虑到2021Q4奖金计提及存货减值等影响,公司扣非业绩约1.2亿元,对应2021Q4单平盈利约0.38元,盈利水平呈现持续提升态势。
公司干法地位显著,湿法不断发力,通过产品与客户结构优化,叠加隔膜供需持续偏紧,产品价格将稳中有升;通过提升良率及效率,成本端亦有下降空间。展望未来,我们判断,公司单平盈利有望持续提升,盈利拐点清晰,已步入中长期上行通道。
产能持续扩张,结伴全球领先客户
公司在国内深圳、常州、南通等地建立生产基地,配套宁德、比亚迪、LGC等全球领先动力电池厂商。此外,公司在欧洲瑞典建立生产基地,配套Northvolt等优质客户。产能方面,公司2021年底干湿法产能达16亿平,2025年底有望达70亿平。订单方面,2021年3月公司与Northvolt签订6年供应合同,金额不超过33.4亿人民币;2021年8月公司与LGC签订4.5年供应合同,金额约43.11亿人民币。出货量方面,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出货量达11亿平/17亿平/27亿平,成长性好。
综合来看,公司积极产能布局,加快全球扩张步伐,就近供应和服务全球领先客户,进一步强化公司竞争力。此外,海外隔膜供应商受制于成本压力,扩产缓慢,与下游需求远不匹配。因此,我们认为国内隔膜供应商优势凸显,抢占海外市场,其市占率将有望持续提升,公司亦将持续受益。
深耕隔膜黄金赛道,成长性优异
公司以技术为核心,以客户为中心,深耕锂电隔膜黄金赛道,深度覆盖储能、电动车等优质应用场景。根据鑫椤锂电,2021年国内隔膜总产量79亿平/yoy+113%,占全球比重突破70%,其中2021年国内干法产量18亿平/yoy+68%,湿法产量61亿平/yoy+132%。公司2021年国内市占率为14%,位居第二,其中干法市占率21%,位居第二,湿法市占率12%,位居第三。
整体而言,公司所处赛道成长性好,竞争格局佳,进入壁垒高,发展路径清晰。公司产能持续扩张,订单充沛,有望持续受益于全球能源革命,凸显优异成长性。
盈利预估
基于审慎性原则,暂不考虑增发对业绩及股本的影响。预计2021/2022/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5/7.01/10.67亿元,eps为0.37/0.91/1.39元,对应PE分别为98/40/26倍。基于公司卡位优质赛道,客户优异,全球产能扩张,产业布局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向上的发展机会,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低于预期;产品价格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风险;产能扩张及消化不及预期;增发进展不及预期。


雷蛇股票代码01337 雷蛇股价如何?下文就随小编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市面上:
2月24日开盘消息,雷蛇最新报价2.52港元,跌0.79%;52周最高价为3.1港元,52周最低价为1.5港元。
市场表现方面,所属的资讯科技器材行业,今日整体跌幅为上涨0.37%,行业内,今日股价上涨的有24只,涨幅居前的有摩比发展、松景科技、百家淘客、柏能集团、京信通信等,股价下跌的有13只,其中跌停的有圆美光电、环联连讯、国微控股、通达宏泰、南方通信等,跌幅分别为-9.09091%、-6.03774%、-5.42373%、-4.92958%、-3.4188%。
市场表现对比:
香港恒生指数最近1个月累计涨1.31%,最近3个月累计跌12.73%,最近6个月累计跌12.3%,今年以来累计跌6.67%。雷蛇港股最近市场表现:最近1个月累计涨8.19%,最近3个月累计跌31.23%,最近6个月累计跌28.02%,今年以来累计跌22.27%。
最近评级情况:
2022年2月22日消息,招银国际将雷蛇港股目标价由3.56港元下降至2.82港元,设为“持有”评级。
行业规模对比排名:
在所属的资讯科技器材行业中,从行业平均规模来看,2021年第二季度,总市值为140亿元,流通市值为107亿元。其中,雷蛇港股规模来说,总市值为136亿元,流通市值为136亿元,营业收入为48.6亿元,净利润为2.20亿元,行业排名第8位。
行业成长性对比排名:
在所属的资讯科技器材行业中,从雷蛇港股成长性来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53.32%,总资产同比增长率7.36%,行业排名第30位。从行业平均成长性来看,2021年第二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率为0.7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0.35%,总资产同比增长率0.28%。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 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鹏华尊信3个月定开发起式债券基金2021年第三季度表现如何?2月23日基金净值是多少?以下是为您整理的截至2月23日鹏华尊信3个月定开发起式债券一年来涨跌详情,供大家参考。
基金市场表现方面
截至2月23日,该基金最新市场表现:单位净值1.0714,累计净值1.1054,净值增长率涨0.02%,最新估值1.0712。
基金季度利润方面
2021年第三季度表现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鹏华尊信3个月定开发起式债券(基金代码:007870)涨1.23%,同类平均涨1.39%,排961名,整体来说表现良好。
数据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铂金种类 | 回收价格 | 更新日期 |
PT999铂金回收价格 | 205 元/克 | 2022/2/24 |
PT990铂金回收价格 | 200 元/克 | 2022/2/24 |
PT950铂金回收价格 | 195 元/克 | 2022/2/24 |
PT900铂金回收价格 | 190 元/克 | 2022/2/24 |
PT750白金收购价格 | 150 元/克 | 2022/2/24 |

黄金种类 | 回收价格 | 更新日期 |
千足金最新回收价格 | 345 元/克 | 2022/2/24 |
9999黄金回收价格 | 345 元/克 | 2022/2/24 |
黄金首饰回收价格 | 340 元/克 | 2022/2/24 |
999金条今日回收价格 | 340 元/克 | 2022/2/24 |
AU916黄金回收价格 | 315 元/克 | 2022/2/24 |
18k金最新回收价格 | 260 元/克 | 2022/2/24 |
AU750黄金回收价格 | 260 元/克 | 2022/2/24 |

百普赛斯(301080)
重组蛋白试剂需求旺盛,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重组蛋白是一种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得到含有表达目的蛋白的重组基因载体,之后将其导入宿主细胞从而表达特定的蛋白质,广泛用于工业端和科研端,其中工业端受生物药、细胞治疗等蓬勃发展需求呈现日益旺盛。根据Frost&Sullivan报告,预计从2019年9亿元增长至2024年19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6.12%,且从竞争格局来看,外资品牌依然占据绝对市场份额,2019年公司占比国内重组蛋白市场份额为4%,展望未来将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聚焦工业端+全球化市场开拓”双轮战略驱动下,重组蛋白业务呈现高速增长
公司2010年成立以来,战略聚焦工业客户需求的满足,以及深耕国内市场和国际化市场的基础上业绩呈现高速增长,即在2017-2020年收入端复合增长为73.45%,若扣除2020年新冠订单的影响,2017-2020年收入端复合增长为54.36%。展望未来,公司继续深耕肿瘤、Car-T、免疫检查、标记蛋白、病毒蛋白等领域和业务多元化拓展(检测服务、抗体、试剂盒等),战略上继续聚焦工业客户的需求和国际化市场的开拓,我们判断公司未来3~5年将继续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
业绩预估及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深耕于工业端客户的重组蛋白供应商,展望未来持续受益于国内行业的高景气度和海外客户的持续拓展,业绩将持续呈现高速增长。我们预计21-23年营业收入为3.92/5.62/8.09亿元,EPS分别为2.25/3.25/4.73元,对应2022年02月22日的收盘价171.04元/股,对应PE分别为75.88/52.60/36.20,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失败风险、行业需求不确定性风险、新冠业务不确定性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汇率波动风险。